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的要紧组成部分,其使用年限本应与发动机整体寿命一致,但在用中常发现配气机构寿命远远低于发动机整体寿命,特别是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等主要机件寿命较短,总是在2、三级维护时,部分机件就已超越了用极限而需要提前更换,导致很大浪费。对此谈谈对延长配气机构使用年限的粗浅领会。
1、配气机构早期损毁的重要原因
1.修理水平差在修理作业中突出的问题是气门与气门座工作面加工水平达不到需要,导致工作面烧蚀、凹陷而早期损毁;凸轮轴轴承在刮削中其配合间隙、接触面积、各轴承同心度达不到需要,加速磨损,出现异响导致早期损毁;气门导管在更换新件时,铰削水平达不到规定需要,直接影响气门及气门座使用年限。
2.修理数据应用不当:修理中不可以科学地选择修理数据是导致机件早期损毁的主要原因。如气门与气门座接触面宽度,规定进气门为1~2.2mm,排气门为1.5~2.5mm。但在修理中,大家总是觉得宽一点比窄一点保险,习惯使用上限或接近上限值,因而刚修好的车气门工作面宽度就已接近用极限了。再如气门脚间隙,一般汽车规定为0.2~0.25mm,但在维护调整中也误觉得间隙大一点比小一点好,因此,超上限用。事实上间隙过大,不但减少了发动机功率,而且还会出现敲击声(气门口自)而早期损毁。
2、修理中应注意的事情
配气机构在修理中手工作业较多,因为修理职员技术上的差异和认识上的偏差,修理水平非常难达到规定需要;因此在修理中应特别强调配气机构的修理水平,并采取有效手段提升修理水平,以延长其使用年限。
1.气门的光磨:在修理作业中,如气门出现烧蚀、麻点及凹陷时,均应进行光磨(紧急时需更换气门)。一般在气门光磨机上进行,作业时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保证气门头与杆部同心,不然应先校直;二是光磨量在能磨出完整的锥面的首要条件下越小越好;三是尽可能提升表面光洁度;四是气门杆端部凹陷应予以磨平。
驾驶证网(JIAZHAO.COM)
2.气门座的铰削:气门座铰削一般为手工作业,应特别看重三个问题:一是在消除凹陷、斑点,能铰出完整锥面的基础上,铰削量越小越好;二是铰削时用力要均匀,起刀收刀要轻,少铰多察看,以保证较少的铰削量和较高的光洁度;三是与气门试配,确定好工作面地方和宽度。地方应调整到气门锥面的中下部,偏上或偏下可用上、下口铰刀进行调整。工作面宽度,进气门可学会在0.9mm(规定为1~2.2mm),排气门可学会在1.4mm(规定为1.5~2.5mm)。实践证明上述宽度在气门与气门座研磨后,进气门可达1mm,排气门可达1.5mm,均在规定宽度的下限,能大大提升其使用年限。
3.气门的研磨:气门的研磨分为两种状况,一是气门与座只有轻微麻点,无需光磨和铰削时的研磨;二是气门与座均已经过光磨和铰削后的研磨。前者先用租金刚砂研磨,将麻点研磨掉后,再用细金刚砂研磨,最后涂上机油研磨,直至密封符合需要,宽度符合规定为止。后者只有密封性达不到需要时才进行研磨,但操作时必须要注意,不要过分用力,严禁将气门上下敲打,不然将出现凹形砂痕,影响修理水平。
4.气门导管的铰削: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是决定气门导管寿命的重点,因此当更换新的气门导管时,铰削时应严格学会好配合间隙,用各车型规定间隙的下限,可有效延长使用年限。
5.凸轮轴轴承的刮削:凸轮轴轴承的刮削是手工作业,保证水平有肯定困难程度。为刮削便捷,又一般在气缸体外加工,因此应特别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要确定好轴承刮削后内孔的直径(用公式表述为:内孔直径=轴颈直径实测值+配合间隙下限值+轴承与座孔过盈量实测值);二是刮削中要尽可能注意维持轴承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三是边刮削边与轴颈试配(此时间隙为过盈量+配合间隙),并保证接触印痕分布均匀;四是将轴承压入座孔时,应注意对正油孔。刮削后装入凸轮轴,转动数圈,视情进行适合修整,接触面积应达到75%以上并分布均匀,间隙符合规定
6.气门脚间隙的调整:配气机构各机件在正常用中,伴随零件的磨损,气门脚间隙将发生变化。如凸轮、气门杆端面及挺杆接触面磨损后间隙将变大,而气门头与气门座磨损后间隙又变小,因此,在调整中应取间隙的中间值为宜。如规定为0.2~0.25mm,可实取0.22mm,如此既照顾了间隙变化的实质状况,又考虑了测量误差问题,可充分保证气门脚间隙用途的达成。
除此之外,配气机构其它组件、零件的修理,主如果加大零件的清洗和检验工作,并按规定进行正确的调整和装配,以达成其整体协调地工作。在实质工作中,只须根据上述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维护,即可以有效延长配气机构的用法寿命。